返回首页
您还没有登录!   登录 | 免费注册 | 搜索 |
景谷
  文章
普洱茶产业链的变革?

前一篇 宁静

普洱茶产业链的变革

吴疆

 

普洱茶今日之困局,从大层面而言,这是产业链的问题,农业第一、工业第二、流通第三的排序方式,本身就说明不适应市场经济机制。不要说云南,整个中国都是农业问题是最突出的,牵涉的人口也是最多的,从这个意义上而言,整合产业链的意义重大。从普洱茶的发展来看,我们重视种植、重视生产,却忽略营销。文化上,我们被一些伪科学的文化所主导,利润上我们被那些虚假的伪老茶截取,留给茶农的是什么呢?

 

 

仔细阅读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史,我们可以发现,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跟农民、农村、农业有着莫大的关系。1978年开始,正是由于土地包产到户,三十年间,无论我们的经济起起落落,我们没有陷入一次粮食危机。

 

 

随着包产到户,劳动效率的提高,农村的劳动力富余现象突出,于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出现了:乡镇企业。正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80年代初期到后期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问题,这个事我们可以从《邓小平文选》第三卷的第238中的一段话中得到印证邓小平说,在农村改革中,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,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。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、搞商品经济、搞各种小型企业,异军突起

 

 

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,农民工这个词语又开始频繁出现了,中国制造的产品之所以横扫世界,正是由于农民工这种极其廉价的劳动力,支撑了我们从80年代后期到今天外贸加工出口业的高速增长。这些,都共同地说明了一个问题,中国的问题,不解决好三农问题,经济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。就云南来说,同样的道理,不解决好茶农的问题,经济同样受影响。

 

 

中国是市场经济体制是迟到1992年的十四大召开后才正式确立的,90-2000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,到九十年代末期,民营经济发展的势头疲软了,于是房改的政策出台了,房地产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的两条。今天我们知道王石、知道潘石屹、知道任志强,都是因为有了房改这个政策。九十年代末期的电器消费热情,也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一个力量。房改、电器热说明了两个问题,第一,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决定性影响。第二,消费的拉动才能对上游企业、上游经济产生推动。

 

 

落实到普洱茶是同样的道理,产业政策的改变和消费的拉动,才能使普洱茶产业复苏,进而影响云茶产业的复苏。事实上我们从来也没有真正解决农业的问题,尤其是云南这样有600万茶农,涉茶人口近千万的省份,如果茶农的问题没有解决,扶持三农就是一句空谈。

 

 

我们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大学生下乡、家电下行、甚至汽车下乡。大学生下乡,对于这些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,他们能对农村解决多少问题呢?家电下乡、汽车下乡当然好,但是,农民的现金用于购买了生活用品,即意味着投入生产的资金减少,这是个事实存在的问题。要扶助三农,首先让是要提高和保护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,所以,应该是让茶叶进城,而不是让电冰箱下乡。

 

 

仔细研究茶叶的产业链,我们可以发现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三个大环节上,销售环节的利润最高,其次是加工环节,最次是种植环节,也就是说茶农的收益最少,而承载这个体系负担最重、人口 最多的却是种植这个环节。如果这一个链扣我们处理不好,一切都是白费。什么叫茶贱伤农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

 

茶办是属于农业厅的一个机构,所以,茶叶的事情排行就是农业自然排第一,次之是生产,再其次是流通。这是中国所有茶叶产业的一个排行次序,这也是中国茶叶始终无法建立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茶办既然属于农业厅,重视农业种植是很自然的事情,品牌的打造自然又属于另一个机构——“商务部门。但是,茶办既无法管理生产上面的事情,更无法代劳商务部门的工作。这可以说是我们始终无法摆脱以产定销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,因为茶办的职能赋予它只有抓好田间地头工作的权利。

我不知道英国有没有茶办这样一个机构,如果有,我想它一定是挂靠在英国的商务厅,而不是附属在英国的农业厅。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,如果你连市场的状况都不清楚,你生产大量的茶叶又有何意义?立顿就是以销定产的一个典型例子,立顿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市场品牌渠道,一旦掌握了市场,它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茶区采购茶叶原料。

 

有关普洱茶的各种协会虽多,但他们的属性是民间组织,即使领导人级别再高,也无法行使任何一个行政命令,他们更多的效应在于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,这更多是由于民间组织这种身份的无奈。这形成了普洱茶事实上的各种缺位,既无法从行政上有效的组织,也无法在民间组织得以很好的协调。

 

然而,坐而论道是任何人都会做的事情,问题是我们必须讨论出一个办法出来。我们不妨从烟草业的统购统销中得出一些有益的提示,茶叶不是烟草,我们当然不能搞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。但是,我们可以从原料收购上做文章,烟农何以得益?正是统购统销的政策保证了烟农的基本利益,同时,分级收购,也提供烟农提高烟叶质量的基本动力。加工链条的事情好办,如果说目前的普洱茶产业加工环节的仓储工艺是个问题的话,中茶云南进出口公司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实验,是应该有一些有益的经验的,我们可以培训之、复制之。销售环节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轻易解决,由政府扶持成立一个类似国美的组织,即解决了目前茶产业落后的营销现状,也可以向全国复制来解决产品堵塞到流通渠道的问题。

 

产业控制当然也可以从资金监控上入手,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,茶业不是盐业,也不是烟草业,资本的监控力度有限。并且,一旦有人脱壳而去,谁也没有办法阻挡,而留给当地政府不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企业吗?这样的企业一多,就形成了整个行业的千疮百孔。今天的事实就是这样,我们没有任何门槛、不加限制的允许各种资本的进入,把本来可以稳步发展的产业却却变成了伪老茶产业、变成了半成品产业。

 

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茶叶产业的布局,西双版纳有大益,大理有下关,临沧有龙润,保山有绿茶,普洱有龙生、牛洛河,俨然是绿茶基地,然而,一个最重视普洱茶的产区,却没有一个普洱茶的大型企业,岂不是咄咄怪事。

 

 

费孝通说过,最终的解决办法,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,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。如何增收?必须理顺销售环节。如何理顺销售环节?必须要推广正确的产品。如何推广正确的产品?必须要理顺普洱茶的观念。

 

 

 

谣言止于智者是一句名言,但当普洱茶从074月底一直下行以来,08年等待、到094月已经过去两年,市场和消费的信心备受打击。谣言止于智者的说法无疑变为一种脆弱的格言,当我们大家都抱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不够的时候,等银行放开政策,市场萎靡不振大家却不敢贷款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重塑投资的信心却是重中之重。

杂谈


2011-06-25 09:56:10 |  浏览 (874) |  收藏 |